保存臺灣文化史 數位化保存臺北高校文物

創立於1922年的臺北高等學校,是臺灣師範大學前身,也是臺灣土地上的重要歷史文化記憶。臺師大發表「臺灣文化的記憶與轉譯」聯合計畫成果,全力搶救從臺北高校至戰後師院時期散佚的珍貴文物。

臺文系林巾力教授為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導覽特展

 

師生共口述訪談22位臺籍及日籍校友,徵集650件以上相關文物,進行數位化與詮釋,還取得1945年戰亂時被徵召擔任學徒兵的校友伊藤圭典所撰寫的日記本,並由臺灣歷史研究所師生舉行讀書會,解讀全本314頁珍貴史料及繕打成文字,讓民眾一窺戰爭時期的臺北高校學生如何一邊應付軍隊生活,一邊把握零散的時間學習與記錄。另外,也讓民眾可透過展覽,了解李登輝前總統曾說過的「就讀臺北高校的兩年半,影響了我一生要走的路。」

臺師大為了與更多人分享師生共同參與臺灣文化之保存、轉譯與再創的難得經驗,2月26日至3月5日在文薈廳舉辦「臺灣文化的記憶與轉譯」聯合計劃成果展。文化部部長李永得也特別受邀到場參觀,肯定臺師大近年來執行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等相關計畫,累積了相當豐富的成果,

其中,臺北高校是日治時期全臺唯一一所七年制的高等學校,分為尋常科四年及高等科三年,高等科畢業後幾乎可直升日本任何一所帝國大學,包括臺灣大學的前身臺北帝國大學,知名校友包括前總統李登輝、總統府資政辜寬敏等。不過,因臺北高校移交時,多數資料早已散佚。

臺史所蔡錦堂教授、資教所陳志洪教授團隊、臺文系林巾力教授團隊、圖資所柯皓仁教授等跨域合作下,執行「蕉葉與木鐸:從百年學校紀錄 / 轉譯國家與地方文化記憶」計劃,共完成22位臺籍及日籍校友口述訪談、徵集672件文物並進行數位化及詮釋,20場讀書會、7場工作坊、30篇共創協作、1款桌遊與擴增實境APP、1條深度旅遊路線、2冊《臺高。師大通訊》、並搭配文學院「人文知識轉譯實作競賽」及4場主題策展等。

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參觀成果展

 

吳正己校長表示,「蕉葉與木鐸」分別為臺北高校及臺師大校徽,臺北高校是孕育早期臺灣菁英的教育機構,富有歷史意義,是國家重要文化資產,臺師大也在2018年11月校務會議決議將校史回溯到1922年臺北高校創立時期。

吳正己校長說,校園內許多紅磚建築,包含文薈廳也都是當時留下,但許多學生不甚了解,因此在2018年暑假就開始有想法並啟動計畫,把這些散落、沒被注意到的歷史碎片,有系統地把它們建置起來,希望臺師大能成為國家文化的基地,並可成為全民共享記憶。

訪談臺日校友辦成果展 百年師大徵集672件文物 收錄93歲學徒兵軍旅日記

研究團隊於2018年透過赴日本口述訪談校友的機會,從今年高齡93歲、臺北高校第21屆理甲學生的伊藤圭典先生手中,取得了他在1945年3月至9月寫下的日記本。伊藤圭典先生在戰爭末期以臺高學生身分被編入軍隊,度過了一段學徒兵的軍旅生活,他只短暫上課了幾個月,在七星山上固守軍事陣地,日本戰敗後,被遣送回日本,轉學到金澤第四高校,後就讀京都大學。

蔡錦堂教授及臺文系日籍博士生津田勤子於2019年帶領臺史所研究生,將伊藤先生的日記作為教材進行15堂讀書會,由於他是一位高等科一年級學生,因此日記中使用的日文並不難,學生透過繕打、分辨日記上的文字,增進日文讀說程度,也了解當時臺高學生生活軌跡,尤其是當時閱讀自學的書籍、喜歡聽的歌曲、軍旅生活的啟發等。

師生也將繕打後的日記,寄給在日本的伊藤先生,替老校友保存難得的珍貴記錄,讓歷史文物成為國家文化資產,更牽起了臺北高校與臺師大的情誼,是難能可貴的記憶。

 

 

圖書館柯皓仁館長為部長介紹成果

 

另外,被譽為「臺灣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前總統,於1941年考取了有菁英窄門之稱的臺北高學,就讀文科甲班。求學時期,寬闊而深厚的學養風氣成為影響李登輝校友踏上民主改革之路的關鍵。在當時,同儕之間的聊天話題是馬克思、歌德、康德、蘇格拉底等西方哲學家的思想。而深植於臺北高校的自由自治精神,也引領著他不斷自我探索並覺醒。

2013年,李登輝校友返回母校,以臺北高校學長的身分為現在的臺灣師大學子們演講。他當年表示,當年不斷地省思、否定、蛻變,促使自己思考並朝著目標前進,並認為活著就該做一點對社會有幫助的事。他期許臺灣師大的年輕人在新時代的考驗中擔負起使命,建立屬於臺灣的認同觀,讓臺灣走出自己的路。

 

文章來源:http://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