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文季「文學七十才開始」- 山海抒情:在地

03-1_集點卡-貼紙-4

【山海抒情:在地】:本次人文季「跨山越海:社區導覽系統建置計畫」鼓勵本院學生自組團隊並擔任隊長,團隊成員則不限文院學生,故可嘗試與本校不同領域的學生組隊合作。計畫要求團隊前往在地社區,完成相關的導覽系統建置,嘗試記錄這片土地世代相傳的智慧。在地文化不僅是傳統的延續,更是在時代變遷中不斷創新的表達。透過記錄、實踐與分享,我們讓這份抒情綿延,讓地方的故事在世界的舞台上閃耀生輝。

注意事項:

1.本主題內的活動僅能獲得相同貼紙!無法跨主題獲得。
2.並非所有列在此主題的活動皆可獲得貼紙,請詳閱內容,也歡迎踴躍參與其他活動,一起共襄盛舉2025人文季!

文學院保留該活動最終解釋調整權。

集點活動專區

《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歌》演唱會

活動說明:

  • 2025人文季《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歌》演唱會邀請客家樂團「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與臺文樂團「百合花樂團」同台演出,融合臺灣本土語言與爵士搖滾風格,展現在地文化的多樣性,交織出文學與音樂的跨界饗宴。
  • 本活動將安排抽獎環節,贈送包含有iPad 第11代、電子書閱讀器等獎品,凡報名參與本活動即可於當天獲得摸彩券一張
  • 請注意抽獎活動僅限本校學生及校外人員參與,校內教職員無法參與。
  • 若欲取得更多摸彩券,可參與集點活動。
  • 地點:禮堂
  • 日期:114年5月2日(五)
  • 摸彩券兌換時間:17:45-18:40
  • 演唱活動時間:18:30-21:00
  • 報名:https://forms.gle/mR87k6QuR5wj41HB6

表演團體介紹

羅思容&孤毛頭樂團 (FB專頁)

成立於2007年,成員包括負責詞、曲及主唱的羅思容,以及陳思銘(弦樂器)、黃宇燦(吉他)、傅博文(民謠口琴)和陳主惠(大提琴)。「孤毛頭」在客語為「小鬼頭」之意,音樂風格亦如其名,呈現出套脫既有框架的自由之感。曲風多樣,音樂涵納客家山歌、小調、北管、原住民音樂、藍調、爵士等豐富元素,並藉客語、福佬語、原住民語、華語等多種語言為載體,打造頗具人文關懷與臺灣多元風土性的音樂。2011年出版的第二張專輯《攬花去》獲得流行音樂金曲獎、金音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華語金曲獎等各大獎項;專輯《多一個》則獲得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民謠音樂人獎」以及2016年華與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百合花Lilium (FB專頁)

百合花Lilium為一支主要創作臺語歌曲的獨立樂團,成立於2011年,成員包括林奕碩(主唱兼吉他)、林威佐(貝斯)、陳奕欣(鼓組)。樂團命名為百合花,是期望自己創作的音樂能夠如百合花香沁盈人心,又如花瓣向外張揚的姿態,讓傳統以全新而自然的姿態呈現於眾人耳中,響徹千里。至今已發行三張專輯,2019年,正式發行的首張專輯《燒金蕉》,獲得第10屆金曲創作獎兩項大獎;2021年第二張專輯《不是路》,獲得第33屆間曲獎最佳台語專輯、最佳裝幀設計。樂團曾言「想做可以啟發別人的音樂,做沒人做過的音樂」,此實驗與創新精神即體現在其元素多樣的音樂風格上,結合了傳統南北管與現代搖滾,亦融合藍調、重金屬、巴薩諾瓦、唸歌等等不同領域類型風格,致力於打造屬於年輕世代的台語歌,以及發現更多音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