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國文系蔡孟珍教授推動兩岸崑曲交流

 

【校園記者許紹萱報導】提到崑曲,許多觀眾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4年首演、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蔡孟珍教授,與夫婿中華崑曲藝術協進會楊振良理事長,在兩岸崑曲交流初期,就曾邀約中國大陸崑曲名家張繼青來臺演出,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的崑曲交流演出。

圖

2014年蔡孟珍(左)與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獎者蔡正仁(右)於上海共演《長生殿.小宴》,圖片來源:多維新聞

崑曲藝術在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遷臺而傳進臺灣。雖然臺灣早在清領時代便有關於崑曲的記載出現,在日治時期,中國大陸還有少數劇團曾到臺演出,但都僅止於「跑江湖」的賣藝規模,並未在臺灣引起太多關注,也尚無本地崑劇團的養成。直到1949年後,當時隨著國民黨政府遷臺的「政商、名流、要員」裡面,有一批愛好崑曲的文人雅士,他們利用週末時間邀約同好,聚集在一塊拍曲唱戲(即崑曲術語所稱「同期」),崑曲藝術在臺灣才總算開始流傳了起來。

然而,崑曲藝術非臺灣土生土長的文化藝術,且在當時毫無政治與經濟的支援,在臺灣能夠再次發芽是出於偶然。一直到1987年臺灣對中政策逐漸鬆綁之後,兩岸崑曲才較有機會交流。在2004年,白先勇引進青春版《牡丹亭》後,大幅提升崑曲藝術在臺的知名度,讓許多年輕觀眾因此成了「崑曲迷」。

臺師大國文系蔡孟珍教授與中華崑曲藝術推進會楊振良理事長賢伉儷,是崑曲藝術在臺灣發展不可或缺的推手,多年來更積極促進兩岸崑曲藝術的交流。2010年蔡孟珍教授與楊振良成立「中華崑曲藝術協進會」,獲得政府、文化局及陸委會補助,持續耕耘兩岸崑曲藝術的交流。同時,兩人持續精進戲曲研究,致力於推動「南崑」,也編撰《曲選》,成為兩岸、新加坡等地的教材。

圖

臺師大國文系蔡孟珍教授與中華崑曲藝術推進會楊振良理事長賢伉儷,圖片來源:多維新聞

楊振良理事長提及,1949到1987年間,臺灣主要有兩大「同期」的集會,每周六、日在和平東路的火力發電廠(今臺電大樓)的一個平房,會聚集一群愛唱曲的同好。楊振良也表示,當時臺大與臺師大的崑曲社屬於不同系統,臺大崑曲社社員們畢業後成立多個劇團,包含:在1987年成立臺灣本土第一個崑劇劇團「水磨曲集」,師大的系統則一直維持是師大崑曲社,兩方捧的角也不一樣。

1994年夫妻倆邀請首屆梅花獎得主、南京崑劇團張繼青來臺演出,因為當時北京崑劇團與上海崑劇團皆來過臺灣了,他們認為,一定要讓臺灣有機會認識張繼青的崑曲風格。經歷遞交兩次計畫案、將買房子的一百萬押在文化總會,最終成功讓張繼青等一行人來臺,在師大校本部大禮堂、高雄師大大禮堂、南海路的藝術館等地演出,並引進「南崑」的風潮。

圖

中國大陸第一屆梅花獎得主張繼青(左)與蔡孟珍(右)于1993年合演《游園》一折 ,圖片來源:多維新聞

任教臺師大國文系的蔡孟珍教授,以師大為基地,積極培育更多崑曲的桃李,她教戲曲時時常「邊上邊唱」,被夫婿誇為「全臺最有特色的戲曲課」,因為大部分的戲曲課以講述理論為主,「目前沒有人戲曲這樣上的」,而且她不只在課堂上唱,也時常舉辦公演,邀請學生去欣賞。對於鼓勵崑曲後進,她更是不遺餘力,往往「自掏腰包」補助崑曲社的演出款項。

二十多年來蔡孟珍教授與夫婿楊振良理事長,憑藉著對崑曲的熱愛,投身崑曲的研究、藝文交流、以及傳道授業。蔡孟珍教授表示,多年來出錢、出力全是出自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因為以前我的老師像是許聞珮、杜自然老師,對我們就是這樣子」。她和夫婿兩人不只引進了名家的唱曲、身段等技藝,也讓傳承文化血脈而無私奉獻的那份使命感,在臺灣流傳了下來。

資料來源:多維新聞

原文連結:http://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