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夢識感」中的變形悲劇:李雨鍾博士人文季講座

2019-05-14

「夢識感」中的變形悲劇:李雨鍾博士人文季講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季隆重揭幕,首場人文經典講座邀請近日榮獲國際中國哲學大會傅偉勳亞洲論文競賽獎的臺師大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李雨鍾博士,於4月30日在文學院B1會議室進行專題演講——卡夫卡《變形記》經典導讀講座,講座由國文學系劉滄龍教授主持並做開場引言。本次的導讀講座,李雨鍾博士為大家詳細講述了主角在變為蟲身後所面臨到的家庭、工作乃至於生存問題,內容深刻,師生受益豐厚。

作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卡夫卡生活在一戰前後的布拉格,充滿壓力的家庭經驗,與龐大司法系統打交道的職場生活,都在其寫作生涯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李雨鍾博士指出,卡夫卡的小說往往以家庭生活與官僚體系作為兩大題材,在他筆下,看似不相關的兩者往往有著駭人的同構性,《變形記》正是一部從家庭生活中看到殘酷壓迫結構的小說。

透過《變形記》中故事主角由人變身蟲子的情節設定,卡夫卡展現了家人從承認接受到否認厭惡的態度轉變,也呈現了主角最終被殘酷拋棄卻仍懷著愛意自我犧牲的悲慘命運。李雨鍾博士強調,雖然有「變形」的超自然設定,但《變形記》卻與一般的懸疑、科幻小說截然不同,它完全沒有想要說明主角具體變成什麼蟲、為何會變成蟲這樣的常規問題,其重點在於通過這個荒誕因素的介入製造出一種「夢識感」,以重新看到家庭生活中所埋藏的自我犧牲系統與隱性壓迫結構。

在演講的結尾部分,李雨鍾博士提出,卡夫卡的小說為我們深刻地揭示出,人是如何難以擺脫關係中的壓迫而獲得純然個人式的自由,而以愛為名的關係正是所有壓迫結構中最為隱密的一種,唯有正視、接受這一事實,我們才有望共同生活下去。

人文季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年度盛事,廣邀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舉辦講座及跨領域對話,以多元學習的精神,促進跨領域的探究。

李雨鍾博士近日接獲2019年國際中國哲學大會(ISCP)通知榮獲傅偉勳亞洲論文競賽獎,國際中國哲學大會(ISCP)每兩年舉辦一次,傅偉勳基金會在每屆會議上均頒發三份傅偉勳亞洲論文競賽獎獎金,採取匿名審查方式甄選來自世界各地的稿件。原則上中文、英文寫作的年輕學者各一名,資深學者一名。李雨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辦的上一屆(2017)國際中國哲學大會上,曾獲該獎,今年該會議將於7月初在瑞士舉行。

4月30日經典導讀《變形記》影片如網址:https://youtu.be/TzPfXo28lSQ

今年經典導讀影片的播放清單網址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Kfy9egG8pYxGyt06UpP6C5BkUftncxT

資料來源:文學院

圖

圖

圖

原文連結:http://140.122.66.60/news/index.php?mode=data&id=18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