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高行健週活動最終場 戲劇的舞台魅力

【校園記者地理111郭晴報導】4月26日至5月10日,文學院舉行「諾貝爾大師:高行健週」系列活動,最終場講座「戲劇的舞台魅力」,5月10日下午在文薈廳感性結束!本場講座由表驗藝術研究所的梁志民教授擔任主持人,並由北藝大劇本創作研究所的洪祖玲教授、《獨白》演員許逸聖擔任對談人。

開場撥放一段預錄影片,內容為高行健老師表達藝術創作的想法。導演稱讚演員的情緒掌握在《獨白》中表現非常好,作為導演講述演員情感在表演藝術中重要性的開端。

導演提到,一個演員的生活經驗,投射在角色當中,但這太過寫實,可能會失去玩味。演員像個觀眾去看自己的表演,就能有更高層次的表現。根本還是如何面對人與人的關係,內心的情緒會遠大於外在表現。建立信心,不要被框架框住,否則演出就變得虛假。

主持人提問,對角色有一種表演形式:附身,這是非常理性。與高老師的成長背景有關,如果演員要演自己,是不是要自己寫劇本,演員要跳通出來批判自己的角色,但這還是在劇作家的框架下,仍然是比較接近自己。

現場聽眾對演員提問,要如何拿捏情感的分寸,許逸聖答道,先把第四面牆築起來,好好地在牆裡思考。舉自身為例,以音樂系出身的許逸聖,在以前作為聲樂家時,很少去更動樂譜裡的強弱記號,但面對像音樂劇,這種與觀眾的距離更近的表演方式,非常有機會要更動劇本裡的舞台提示。

現場提問,說書人與演員的差異。導演回答,說書人是全知的角色、旁觀者,塑造的氛圍很有意思。不能讓觀眾知道你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原文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