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當東方戲曲遇見莎士比亞 國文系探討莎戲曲跨文化表演

5月20日下午,2019師大人文季迎來了國文系教師著作成果講座的第一棒:「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主講人是國文系暨研究所陳芳教授,特邀豫劇皇后、臺灣豫劇團王海玲藝術總監與談。陳芳與王海玲長年合作「莎戲曲」,融合東西方古老的劇場風格,成為全新前衛表演形式,打破傳統戲曲與莎士比亞戲劇各自固有的藩籬。迸發出的火花引起海內外戲劇學者關注,英語系蘇子中與表演所梁志民等教授亦前來參與,足證新創表演藝術的魅力。

講座先由陳芳教授開場,重點介紹了王海玲與豫劇後,隨即播放莎戲曲《量‧度》的片段(〈六合本是一芥子〉)。因為莎士比亞的原著文化是基督教義,跨文化改編後轉為道、儒、法家思想。王海玲扮演的角色,也由神父改為道長。這種轉譯最困難的是如何修改劇本語言以適合戲曲表演。接著陳芳藉由《約/束》 唱段仔細說明了戲曲的抒情性與抒情史。抒情理論出自陳世驤〈中國的抒情傳統〉,爾後高友工予以承繼發揮,並以哲學架構建立了「抒情美典」。根據此一脈絡,陳芳梳理了戲曲的抒情美學,確保改編劇本時能遵循抒情傳統去創發,以便戲曲演員運用四功五法來深入詮釋。

其次談到表演,陳芳進一步闡述身體與文化的關聯。她強調,從鈴木忠志《文化就是身體》、梅洛龐蒂「現象身體」與「身體圖式」及吳光明「身體思維」等論述,可知文化即身體之內在底蘊,而身體本身即是表演。傳統戲曲的表演身體乃奠基於「圓」(即圜道)的原理,所有身段均以曲線進行。但在演繹莎戲曲的過程中,戲曲身體也隨之突破,由「古典性」身體轉為「複合身體」。這並非解構,而是在古典性身體的基礎上進一步轉化。原有的程式 也因應轉變而展現「化用程式」的表演身體。如此可讓現代表演技法融入戲曲,使莎戲曲展現更多新意。

例如《約/束》中有一段王海玲耍弄黑珠金框大算盤的表演。算盤不是傳統戲曲原有的表演道具,經過研發製作,算計好大小、重量、材質等,且以《白蛇傳.盜仙草》中的「耍雙鞭」(王海玲是耍四支鞭)功底為基礎,再考量現代劇場的燈光等,最後才呈現大食商人在舞臺上用大拇指輪轉垂直大算盤的畫面。這段表演創新,曾經征服海內外的觀眾,備受推崇。

而「文化」的定義相當複雜,其實沒有優劣之別,也不能二分為精神或物質文化,且文化一直是在變動中的。所以,討論跨文化必須重視其核心價值。例如西方可能是基督教義;中國則是以孝悌為主,倫理本位的社會。在現今「全球在地化」──即具有全球的思維和在地的執行──的時代,更應探索莎戲曲在語言、表演、文化等各方面展現的精義。

最後,王海玲表演《天問》中的〈撲簌簌悲從中來椎心泣〉大段抒情曲唱,精湛唱功直指人心,在場聽眾無不動容。陳芳教授另公告10月5日將於國家戲劇院首演《可待》(inspired by As You Like It),歡迎大家前來觀賞,體會「莎戲曲」獨特的美學魅力。

資料來源:國文系提供、尹崇儒撰文

圖

大合照。

圖原文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