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系洪致文教授接任國家鐵道博物館首任籌備處主任

由文化部主導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8月13日獲行政院正式核定設立,文化部9月17日宣布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一職,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洪致文教授擔任,預定10月1日起上任。

本身就是資深鐵道迷的洪致文畢業自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臺師大與文化大學,長年致力推動鐵道文化的保存及研究,是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創始會員,也是現任臺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常務理事。

學術工作之外,洪致文也長期投入臺灣鐵道文化資產的保存運動,尤其關注台灣各地鐵道的相關保存議題,從搶救支線鐵路、彰化扇形車庫保存、臺北機廠保存等社會運動都可見其身影。

文化部表示,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肩負社會各界的殷殷期盼,軟硬體籌建計畫預定將於西元2026年完成,後續將朝向由交通部及文化部共同規劃設立行政法人國家鐵道博物館進行營運。

文化部指出,期待國家鐵道博物館能以「活的博物館」、「面向公眾,且會說故事的博物館」出發,展現當代公共博物館的精神,反思與再現台灣現代性,回應社會各界對國家鐵道博物館的期待。

面積近17公頃的原臺北機廠轉型為國家鐵道博物館,其軟硬體籌建計畫期程,自2017年起至2026年止,採「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區開放」模式進行修復再利用。

洪致文教授在臉書上發表對於這項新任務的期許,是能兼顧硬體的籌建與擘劃營運的內涵;現行的組織雖然稱為「籌備處」,但期待以準鐵道博物館的型態來推動初期籌備任務,除了按照期程掌握園區整備及建物分階段整修之工程進度,同時關注到世界頂尖鐵道博物館同道們所重視的基本核心價值、館藏特色⋯⋯。因此,國家鐵道博物館該有的典藏與研究、展示與推廣,運轉等機能建置都會陸續啟動。

他說,國家鐵道博物館在未來,絕對有其必須肩負的責任,才能讓臺灣的鐵道文化有所保存與發揚。對於臺灣的鐵道歷史、鐵道文化、鐵道車輛、鐵道技術的保存與展示策略籌劃,應該是未來的館務核心價值;而建立臺灣鐵道文化保存的技術典範、典藏國家重要鐵道文化資源特色,延伸臺灣的鐵道發展脈絡,連結世界產生對話,由內而外建構出全方位的國家鐵道博物館願景,則是我未來要努力結合相關領域資源,與籌備處團隊一起來實現的目標。在這方向上,構建一處有「臺灣特色、亞洲領先、世界矚目」的鐵道博物館,是我對於這座博物館的期許。

他說,過去他們在體制外吶喊鐵道文化保存的呼求已經超過二、三十年,從搶救支線鐵路、保存老車站與扇形車庫、再到多少次珍貴鐵道車輛的搶救呼籲、以及鐵道部廳舍與北廠的保存運動,個人很珍惜這次能加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團隊的機會,實現這個許多臺灣人期許能建構一個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夢想。他想,鐵道博物館這班列車的汽笛即將響起,且讓大家一起「出發,All right」!(資料來源:地理系提供、轉載自媒體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圖

圖

原文連結:http://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8777&keywords=%E5%9C%B0%E7%90%86%E7%B3%BB%E6%B4%AA%E8%87%B4%E6%96%87%E6%95%99%E6%8E%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