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系校友許芯瑋 率DFC轉型重新聚焦教師

英語系97級校友許芯瑋,在2010年受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DFC)創辦人、印度河濱學校校長吉蘭・貝兒・瑟吉啟發,離開師大附中教職,在臺灣發起在地DFC行動。並配合教育部《108新課綱》上路,團隊於成立屆滿10週年之際決定轉型,將主角從小孩轉至老師、家長,一起支持「孩子發現並解決問題,點燃學習動機,成為更好的自己」。

9年間,臺灣DFC透過4步驟挑戰致力培養孩童的「二心二力」(同理心、自信心、創造力與行動力),截至2019年中,共見證了345位教師與4153位孩子,一同解決了904個生活周遭的大小問題。

「擒賊要先擒王」 收斂資源投注教師

選在10周年之際啟動轉型,是來自DFC對教育趨勢的長期觀察。科技發展迅速,當過往教師的角色逐漸受到挑戰,如何與時俱進,培養孩子面對未知未來的能力,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難題。

再加上2019年中《108課綱》上路,強調培養學生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等核心素養能力,不再以學科為尊,更是打破教學慣性。

「當硬體知識載體的角色被剝掉後,老師存在目的就不再只是傳遞知識而已,」許芯瑋認為,現今資訊的取得更方便快速、刺激也更多元,如今要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相較以往更顯困難,「老師們也不停摸索,我們還能帶給孩子什麼?」

另一方面,DFC也期待透過轉型,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更大效益。過去DFC辦了不少大型活動與分享會,雖然孩子登台分享的成果動人閃亮,但卻也框限了團隊的形象定位。當外界開始把DFC定型為「專門辦孩子活動的團體」時,DFC內部也逐漸反省,是否逐漸背離了原本的初衷。

「老師才是我們真正的TA。」許芯瑋說。DFC一直想做、在做的,其實都是陪伴教師,只是當大眾目光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時,身後的老師反而受到忽略。

「做孩子的東西很容易有亮點,也的確能夠有許多成果產出」,許芯瑋坦言,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的確比較容易得到掌聲和贊助,但教師才是一切的源頭,「我們還是想做困難、但覺得應該要做的事」。

「擒賊要先擒王,如果分享會現場的300位孩子變成300位老師,那他們的背後,會多出多少位孩子?」許芯瑋說。

去年底,第9屆分享大會「英雄的歸來」是DFC最後一個以孩子為主體的大型活動。之後團隊開始「收心」,重新盤點組織能量,將資源更聚焦地運用在陪伴老師投入DFC行動上。

陪伴教師擁抱模糊 課堂不一定要有「正確答案」

搭配108課綱校訂課程,DFC以4步驟核心概念,陪伴老師搭建出特色課程的規劃鷹架,去年一整年已陪伴4所種子學校完成備課,學校老師參與共備課程情況熱烈,不少老師即使自己的課堂沒有輪到實作課,也堂堂準時出席。

「其實老師們都很積極,」課程服務組長蔡長寧認為,學校老師也很希望能夠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廣的世界,只是缺少方法。出身正統師培系統,蔡長寧觀察,過往師資培育往往訓練老師要提供學生「正確答案」,長期社會也對於教師角色有此期待,因此當課程中不再追求標準化解答、強調培養抽象素養時,「老師遇到的困難就是,他們不曉得該怎麼教。」

尤其當DFC翻轉了上對下的單向知識傳輸渠道,要求師生一起在挑戰過程中探索解方,讓許多老師一度無法適應。蔡長寧分享,曾有老師在與DFC備課時焦慮到落淚,「他一直問我,『你這堂課最後產出的成果會是什麼?』沒有具體產出讓他很慌張。但DFC挑戰的重點就在於過程,很多事情,要先做了才知道。」

「許多路是要先走著才能發現風景的,就像DFC走了10年才發現,我們要轉型了。」去年上半年,DFC對老師的陪伴都著重在心態調適上。讓老師們練習「擁抱失敗、接受模糊」,用更開放的心態面對這個世代的孩子。「我們會期待,未來老師不再辛苦地在背後推著學生屁股前進,而是能牽著孩子一起往前走。」蔡長寧說。

結合線上下資源支持老師 DFC要當點火的人

目前與DFC合作的種子學校,校內都有長期在做DFC挑戰的「種子教師」。做出不錯的成果讓全校看見後,學校才邀請他們一起做全校性共備,新北市的桃子腳國中就是一例。一名八年級班導師長期利用午休時間帶領學生做DFC挑戰,解決校園積水等問題,三年來累積不少成果;當他今年向學校申請DFC的種子學校時,校方就欣然同意。

許芯瑋笑稱DFC就像是點火的人,成事不必在己,只要盡可能影響每一位老師,讓這些火種在校園中隨著時間醞釀,等待因緣俱足就能星火燎原。

為了挖掘、培養更多潛在種子教師,DFC除了將在新學期募集6-8位長期實作DFC挑戰的資深老師,與DFC合作學校共備外;也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合作「校園大使」計畫,讓師培生在就學期間透過營隊、實習等方式帶領孩子操作DFC,提早讓DFC火苗進入新一代教師心中。

此外,DFC也將成立針對老師的「DFC挑戰支持系統」,透過線上DFC教師社群、線下資深DFC教師的大推手分享會等形式,以更豐沛的資源網絡,實際支持老師在課堂中落地實施DFC挑戰。

即使在臺灣教育圈名氣漸開,但處於轉型節點,DFC仍須面對非營利組織常見的資金難關。從2019年開始,與永齡基金會的贊助合作終止後,DFC如今重新尋找贊助單位、也展開群眾募資,希望能透過小額捐款獲得民眾穩定的支持。

作為教育團體,捨棄吸睛/吸金的孩子作為焦點無疑是困難的決定,也是一大挑戰。但為了做心中覺得正確的事,許芯瑋表示,團隊會繼續把DFC想解決的教育痛點與正在做的事情向大眾說清楚,因為她相信,「現在做的很多事情,都在打造未來想看見的教育模樣。」(內容經授權轉載自:聯合報系《倡議+》網站,原文標題為〈拚教育轉型!DFC「擒賊先擒王」資源主攻老師〉 / 編輯:江敍慈 / 核稿:張華玲)

圖

圖

圖

原文連結:http://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