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紅樓現代文學獎」5月22日公布五組得獎名單,今年維持向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在學學生徵稿,今年來稿成長至186件,競爭激烈。在疫情期間,評審與入圍者以視訊會議互動,線上直播評審會議,熱度不減。抱走大獎者,包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7位、國立臺灣大學11位。其中四組首獎,分別為現代散文組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張嘉怡、現代詩組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謝銘、現代小說組臺大物理學系陳柏豪、舞臺劇劇本組臺大戲劇學系碩士班徐妙凡。
今年首度增設全國高中散文獎,來稿件數122件,優選十名,分別為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高明儀、國立潮州高級中學吳沂芹、臺北市立松山高中林真尹、臺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邱鈺璇、康橋國際學校高中部張暄、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黃季琁、臺南第一高級中學高翊茗、國立臺南家齊高中吳羽軒、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林佩妤、國立關西高級中學蒙建安。
主辦單位邀情國內知名作家、學者與各大出版社總編輯擔任決審評審,現代詩組為陳義芝、陳育虹、楊小濱;現代散文組為陳室如、曾文娟、宇文正;現代小說組為石曉楓、朱嘉漢、葉美瑤;舞台劇劇本組為陳芳、馮翊綱、汪俊彥;高中散文組為須文蔚、黃宗潔、郝譽翔。複審委員則敦聘曾琮琇、曹馭博、凌性傑、田威寧、徐禎苓、陳又津、余欣娟與林念慈等名家。
文學院院長陳秋蘭說,紅樓現代文學獎是每年文學院人文季重要系列活動之一,今年度擴大辦理高中生組散文獎,提供文學愛好者切磋砥礪的機會。而自第十八屆起,四大文類投稿參賽對象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在學學生,讓三校師生有長期文學交流的場域。
主辦單位全球華文寫作中心主任須文蔚表示,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法開放入圍者到場,緊急調整評審會議模式,透過線上的直播會議方式,評審可以即時為入圍者進行作品解析與評論,藉由即席對談,依舊能讓同學增強文學創作的認識與想像,發揮文學獎的教育意義。
本次得獎者來自四面八方,科系多元,有社會教育、教育心理與輔導、國文、歷史、哲學、臺文、物理、戲劇、表演藝術與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創作能量不受文理科目所限。得獎高中生來自各縣市,有臺北、新竹、彰化、臺南與屏東,此獎項明年計畫持續舉辦。為使得獎作品持續發酵,全球華文寫作中心將整理並集結出版各文類作品,作品集除了提供得獎人收藏,並有機會透過文學創作認識志同道合的好友,將來在創作的路上相互切磋與支持。
紅樓現代文學獎訂於每年三月舉辦,除了徵件活動,同時邀約青年作家舉辦講座,提供創作經驗與心得,今年邀請李蘋芬老師分享「淺談語言的遊樂──現代詩創作與投稿」,受到同學歡迎,老師分享閱讀、投稿與出版的經驗,也成為紅樓文學獎最佳代言人。(資料來源:文學院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提供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臺師大心輔系張嘉怡、臺師大臺文系張宥棋分別獲得現代散文組首獎、評審獎。
5月14日舞台劇劇本組Youtube直播現場
第20屆紅樓現代文學獎得獎名單:https://www.gcwc.ntnu.edu.tw/index.php/2021/05/22/20210522/
▼現代散文組
▼現代詩組
▼現代小說組
▼舞臺劇劇本組
▼全國高中散文組
※佳作排序與總分無關o.
資料來源:師大新聞
5月17日現代散文組線上會議
第20屆紅樓文學獎海報
5月18日現代小說組Google Meet線上會議,主持人石曉楓老師公布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