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於5月22日舉辦「 客家傳統文化饗宴-新丁粄」活動,邀請蕭萍纓老師擔任主講者,讓同學體驗及了解更多客家文化。蕭講師先向參與者展示新丁粄的烹飪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例如在烹煮的火候、要使用茶樹油、煎至兩面金黃為佳等等。其後,蕭講師把烹煮過後的新丁粄給予每一位參與者品嚐,讓參與者也能夠品嚐新丁粄的美味。
其後,蕭講師向參與者講解新丁粄的知識及歷史由來。新丁粄的由來是客家莊家庭為慶祝家裏添新男丁,通常在元宵節以表面塗上大紅色,使用糯米及蓬萊米製作的「紅粄」,拿到伯公廟許願,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並祈求新生兒健康長大,俗稱「新丁粄」。新丁粄的表面上通常會印上「龜甲」的花紋,表示長壽。當孩子長大成16歲時,也需在農曆10月15日日準備新丁版,為孩子還願。這時候新丁版必須重達1公斤以上,代表孩子已長大成人,共需16個以上疊成一堆。
來自華語教學系碩士班的莊舒晴同學表示,自己雖然是客家人,但因為一直居住在臺北,過往並沒有太多接觸客家文化,但透過這一次活動,讓他更有機會了解客家文化,認識到新丁粄的歷史由來,增加自我認同感,透過這個活動獲益良多,也感謝文學院的舉辦及老師的講解。
最後問答互動環節,蕭講師積極解答同學的問題,及教導參與者一些日常客家語,並進行有獎問答遊戲,答對問題的新丁粄一個,讓參與者能夠一再品嚐新丁粄的美味及文化。
為配合國家語言政策發展,建構多元語言友善環境,文學院至2024年開始開設「客語及客家文化學分學程」使客語及客家文化融入學生生活。詳細資料可參見文學院官方網站。一直以來,文學院對於多元語言教育都十分重視,舉辦相關活動更是不遺餘力。未來,文學院也會積極舉辦更多有關客語及客家文化的活動,歡迎同學踴躍報名。(撰稿:校園記者東亞114許施樂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追蹤文學院相關活動訊息,歡迎搜尋加入以下 IG 帳號:cla_ntnu。
資料來源: 師大新聞